昨天跟大家侃了外置線電的話題,當即后臺收到有小伙伴的各種疑難雜癥,其中有一條讓小靈差點看掉眼珠子了:音響設備的電源線插頭要分清楚火零地線插腳么?小靈在后臺與之交談,才發(fā)現(xiàn)這竟然是一個JS忽悠非工科菜鳥的一個隱性玄學,萬惡的JS~~那么今天就再續(xù)電源的話題,來劈一劈玄!
音響系統(tǒng)中幾乎所有設備都要用到電,非便攜設備都要用到電網(wǎng)的交流電。但電路工作需要的都是直流電,除個別用到電池的外,都要經(jīng)歷變壓、整流、濾波過程才能完成轉換,這部分電路就是我們說的電源。
昨天推文說了,電源有線性和開關兩種電源形式,線性電源是直接用工頻變壓器變壓,因此進與出完全隔離了,或者說交流地與直流地完全隔離了,此時從輸出端往里看,輸入端的火線和零線地位完全平等沒有任何區(qū)別。如果輸出端不接地,這一側的交直流電與地之間就沒電位差,換句話說,人單手觸碰任何位置都不會有過電的感覺。
至于開關電源,早期由于光電耦合器的缺失,進與出不能完全隔離,現(xiàn)在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幾乎所有的開關電源都設計有光耦,隔離效果與線性電源基本沒區(qū)別。
所以,目前的音響設備無論電源采用哪種工作方式,輸入端的火零問題都不用我們操心。當然,對于多數(shù)音響設備來說,實際上插頭的火零還是有要求的,這主要來自安全方面,要求火線必須串接電源開關、保險絲等。但這可能有個問題,如果火線單獨在設備里走線過長會產(chǎn)生一定的電磁干擾,處理不好對弱信號就有影響了,此時交換一下插頭火零線或許是個辦法,但不提倡。
如果講重要性,其實電源的品質(zhì)才最關鍵,除要求充足的余量、穩(wěn)定的輸出外,還必須能濾除所有的交流成分和各種外來干擾。除非電網(wǎng)供電有嚴重問題,正常情況下,高品質(zhì)的音響電源在這方面都有冗余,并不需要我們額外操心。例如電源中的共模、差模干擾抑制電路就是其一,簡單說就是在交流輸入端的火零地三線之間并入若干電容,但要注意我們在使用這類設備時切不可斷開電源地線,否則機殼可能帶上一半左右的輸入電壓值,雖然電流很小,如果用萬用表測量會隨濕度位置極性等改變有不同的值,當然這跟火零怎么接沒關系。
再就是接地問題,對于音響系統(tǒng)來說要分清電網(wǎng)地和電路地。電網(wǎng)地是指大地的地,一是變電所供電時要從大地引出一路零線,與相線也就是火線構成回路一道送入用戶家中,因此相對于人,火線有電,零線沒電;二是為了用電安全,凡金屬外殼都還要再次接地,這是保護地要求就近接入大地,如用戶的樓外。雖然保護地與零線都是接地,但它們的作用完全不同,特別是零線因為擔負供電任務必然存在各種干擾,切不可與音響設備機殼共用。
電子線路中的地與電網(wǎng)地是兩碼事,這里的地只是借用了地的叫法,它實際上應該叫基準零電位端。電路里的所有電壓,包括信號電壓都是相對這 個基準端的,它可以接大地(如接機殼),也可以不接地或懸浮交流接地,這完全取決于電路設計而不是由使用者來決定。因為電路的所有運行都是在電源正端或負端與基準電位端之間進行的,兩臺設備之間信號的連接也是如此,所以,音響系統(tǒng)中設備與設備之間,基準電位一定要一致,也就是電路的地要互聯(lián)互通。通常設備的金屬外殼也要接地,除安全要求外也起到了屏蔽作用,但這個地是大地的地,不能與電路地混為一談,特別是兩臺接地方式不同的設備之間連接信號線時,切不可將二者的機殼直接連在一起,否則可能會因靜電釋放或漏電等問題燒壞下一級設備。
對于電路地不接機殼或機殼不接地的設備,據(jù)說能避免很多外來的干擾,但它們之間會產(chǎn)生并累加一定的感應電壓;對于電路地已經(jīng)接在機殼上并接地的設備,據(jù)說抗干擾能力更有優(yōu)勢,不過機殼接地不可靠的話也會存在感應電壓,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音響系統(tǒng)中除末端一臺設備外,其它所有設備機殼都不接地才是最佳方案,這樣可以避免不同設備因電路地接機殼和不接機殼帶來的問題、或因兩臺設備電路地都接機殼在電網(wǎng)地與信號公共端(電路地)之間形成的回路干擾。對于這些觀點孰是孰非不好一概而論,還是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至于感應電壓,不論是否會影響到聲音聽感都是應該盡量消除,但這是個整體設計和規(guī)范使用問題,而不應該是靠交換插頭上的火零線,這樣的方法從哪個角度看都實在不靠譜。
所以,電源插頭分清火零線對音質(zhì)影響這個玄學就這么給破除了,以往心存這個疑問的小伙伴可以洗洗睡了。小靈還是要奉勸大家,玩機要理性,要學知識,這樣才會在發(fā)燒路上越走越遠,看看咱靈特的產(chǎn)品,每一款都是線路根據(jù)科學非常合理而且經(jīng)過優(yōu)化設計而成的。對著靈特功放的線路學習,小靈包管你一定能學會正確的發(fā)燒理論知識?。?br/>